劉蘇彪博士,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人,2012年7月于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畢業(yè),獲得學士學位并被保送攻讀碩士學位;2013年9月獲得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全額獎學金攻讀化學工程專業(yè)博士,師從能源、電催化與腐蝕等領域國際知名專家Jing-Li Luo院士;博士期間榮獲“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和加拿大“Captain Thomas Farrell Greenhalgh Memorial”獎學金;2017年7月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畢業(yè)后,以博士后身份繼續(xù)在博士課題組從事相關研究至2018年6月;后以研究員身份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繼續(xù)從事科研工作至2019年12月;后因博士課題組項目需要,2020年1月又回到阿爾伯塔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員工作至2021年2月,并入選2020年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項目;2021年3月以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身份入職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
基于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候急劇變暖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等危機,劉博士圍繞如何利用特定構型新型材料降低并轉化大氣中已有CO2,和從源頭上減排CO2實現(xiàn)清潔生產(chǎn)兩方面展開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圍繞特定構型材料在環(huán)境、能源等國家戰(zhàn)略需求領域的清潔高效應用為課題,針對室溫/高溫CO2電還原在現(xiàn)有材料上存在電流密度小、過電位高、選擇性低和穩(wěn)定性差等問題,探究材料特定構型與功能間的構效關系,利用特定構型的金屬、金屬氧/硫化物和鈣鈦礦等新型材料,實現(xiàn)高效穩(wěn)定地室溫/高溫轉化CO2為高能量密度燃料,并設計新型能源器件從根源上阻斷CO2的產(chǎn)生,如乙烷電化學脫氫制乙烯(ethane dehydrogenation)。同時,對CO2電還原過程中陽極側發(fā)生的氧析出反應(OER)也進行了相關研究?;谝陨险n題,劉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Nano Energy, Appl. Catal. B-Environ.等國際頂尖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14篇,IF大于10的論文13篇,篇均IF=13.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