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wǎng)訊 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aCO3,是石灰石、大理石等的主要成分。碳酸鈣通常為白色固體,無味,常溫下微溶于水。微納米碳酸鈣(Nano-CaCO3,)是一種優(yōu)良的無機填料,其作為代表性的納米產(chǎn)品之一,是目前生產(chǎn)和使用量最大的納米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油墨、塑料、橡膠、造紙、食品、顏料、紡織品等方面。納米碳酸鈣的微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積使其成為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中備受關注的研究對象。
1、納米碳酸鈣特性及晶型、形貌發(fā)展優(yōu)勢
微納米碳酸鈣與普通碳酸鈣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粒子尺寸小;(2)微納米碳酸具有高表面活化率,應用范圍較廣;(3)微納米碳酸鈣比表面積較大。其微觀結(jié)構(gòu)相關的表面性質(zhì)和表面化學特性賦予了它特殊的性質(zhì)。而通過改變制備條件,可有效控制納米碳酸鈣的晶型、形貌和粒徑等,以此來優(yōu)化其相應性質(zhì)。
微納米碳酸鈣有3種常見的晶型,目前由此發(fā)展而來的紡錘形、針形、球形碳酸鈣早已被廣泛應用于一些較有針對性的領域,并發(fā)揮了一些特殊作用。
方解石型(Calcite)、文石型(Aragonite)、球霰形(Vaterite),每一種晶型都有不同的晶體形狀,目前已具有紡錘形、針形和球形等多種晶體形貌,不同形貌的碳酸鈣具有不同的用途。例如紡錘形碳酸鈣,可以賦予紙張平滑度、不透明性、可印刷性等優(yōu)良性能。針形碳酸鈣可以形成高活性位點,引起橡膠粒子聯(lián)結(jié),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廣泛應用于塑料橡膠等行業(yè)。球形碳酸鈣可添加到潤滑劑中,增加其潤滑性能,且在藥物運輸?shù)阮I域有廣泛應用。
2、近期特殊形貌碳酸鈣制備技術進展
麥穗狀微納米碳酸鈣
蘭州交通大學公開了一種麥穗狀微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濃氨水與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氨水乙醇溶液;(2)將可溶性鈣鹽溶于氨水乙醇溶液,得到鈣鹽溶液;(3)將鈣鹽溶液靜置一定時間后,即得到麥穗狀微納米碳酸鈣。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原料易得的優(yōu)點,所制備的麥穗狀微納米碳酸鈣形貌均一,分散度良好,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
毛線團狀微納米碳酸鈣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公開了一種毛線團狀微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向P507中加入堿性溶液,攪拌,使P507皂化,得到皂化P507;向皂化P507中加入煤油、醇、鈣鹽溶液,攪拌,得到微乳液A;2)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煤油、醇、碳酸鹽溶液混合,攪拌,得到微乳液B;3)將微乳液A和微乳液B混合,攪拌,反應生成碳酸鈣,靜置,得到漿液;4)將步驟3)的漿液經(jīng)破乳、洗滌、抽濾、干燥,得到所述毛線團狀微納米碳酸鈣。
本發(fā)明制備時間更短,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制備得到的毛線團狀微納米碳酸鈣分散性較好,用于填充PP后,填充體系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提升明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狼牙棒狀微納米碳酸鈣
蘭州交通大學公開了一種狼牙棒狀微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乙醇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劑;(2)將水溶性碳酸鹽和水溶性鈣鹽分別溶于混合溶劑,得到碳酸鹽溶液和鈣鹽溶液;(3)在攪拌下,將鈣鹽溶液快速加入碳酸鹽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分離得到所述的狼牙棒狀微納米碳酸鈣。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狼牙棒狀微納米碳酸鈣形貌均一,分散度良好,具有高長徑比,且其表面具有大量納米級微球與凸起,可用作橡膠、塑料、造紙、涂料等填料。也可作為基底材料,改性后進一步制備超疏水涂層。
片狀碳酸鈣和球狀碳酸鈣
合肥工業(yè)大學公開了一種利用微生物制備片狀碳酸鈣和球狀碳酸鈣的方法。該方法將培養(yǎng)完成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先后加入尿素和形貌控制劑,再按照一定比例接入氯化鈣溶液,靜置反應,反應完成后取出沉淀物質(zhì)進行洗滌和烘干,即可獲得片狀和球狀碳酸鈣,其中所述的形貌控制劑為聚乙二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
本發(fā)明利用微生物制備片狀碳酸鈣和球狀碳酸鈣,其中所利用的微生物資源豐富,反應高效,環(huán)境友好無污染,通過添加形貌控制劑來制備片狀和球狀碳酸鈣,提高了碳酸鈣應用的專一性,使碳酸鈣在多領域的應用更加高效。
編織狀形貌碳酸鈣
成都理工大學公開了一種編織狀形貌碳酸鈣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利用氯化鈣和碳酸銨為原料,以1萘甲酸為誘導劑,采用氣相擴散法,在有機相和水相界面實現(xiàn)編織狀碳酸鈣薄膜的形成制備。
其特征在于,在誘導劑的存在下通過擴散法實現(xiàn)了一種編制形貌碳酸鈣的水相和有機相界面制備,所述的誘導劑為1-萘甲酸,所述的有機相為乙酸乙酯,包括下列步驟:(a)將1-萘甲酸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得到含1-萘甲酸的乙酸乙酯溶液;(b)將鈣鹽溶解于水中,配置成鈣鹽水溶液;(c)將上述所得含1-萘甲酸的乙酸乙酯溶液與鈣鹽水溶液混合,靜置分為兩相;(d)將上述所得的兩相體系與碳酸銨固體一同置于容器中,并密封;反應一定時間后,取出在兩相界面生成的碳酸鈣,并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的編織狀形貌碳酸鈣。
參考來源:專利之星
(中國粉體網(wǎng)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quán)告知刪除!